以前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功课做完了吗?”,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很多家长都很担心孩子被作业压垮,想想我们以前,有多少时间用在做作业上,多少时间用在玩上。
适当做些作业是必要的,问题是有些孩子讨厌做功课。家长督责过严,就会和孩子关系紧张;父母之间看法做法不一,更为家庭增添烦恼。这个头痛的问题折磨着不少家长,他们对自己孩子说:“我跟你一起受罪!”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具备科学的方法。
有的话天天说,却未必有效果。如果一位厂长每天下班时守在厂门口问工人:“你定额完成了吗?”这和一回家就问孩子功课引起的心理反感,恐怕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我们不问问:“今天你什么课上得最有意思?”“你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球赛胜负如何?”“你借到了什么新书?”……假如我们对孩子的精神生活表示淡漠,缺少起码的关注,只是想到营养与成绩,长此以往,孩子的热情与求知欲就会减退,学习日益被动。关于这一点,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早已告诫过老师与家长。同时,对孩子的精神生活缺少关注,还会造成两代人感情上的隔阂,而感情一旦淡漠,心灵就很难沟通了。
有些话孩子听不进,可能是道理过于笼统,如果把道理说得具体些,效果会好一些。
例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知识遗忘的速度并不均匀,开始学习后的第一天遗忘得最快,可能损失60%,以后则逐渐变慢。因此在学习的当天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对提高记忆效率将事半功倍。家长可把这个道理,结合作业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听,让他们亲身体验,使他们切实感到及时完成作业的好处,从而自愿接受作业。如果只是笼统地讲学习目的与作业态度,甚至施加压力,恐怕都无济于事。
在少年儿童的学习动机中,兴趣应占很大比重。这是教育文明化的标志之一(当然有不文明教育:打骂、威逼或利诱)。兴趣有巨大的内趋力,可以引发奔放的热情。人类文明史上卓有建树的伟大人物,对此都有深切感受。在强调兴趣的重要时,他们往往不怕讲过头。
家长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在做作业时,不时会闪现兴趣的火花,家长要善于捕捉并及时“助热”。例如初中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化学,可结合课本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故事;小学生作文造句,可以帮助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情景等等。只要有心,机会很多。
大人尚能笑谈真理,何况孩子求知呢?愁眉苦脸是什么事也做不好的。有些家长将一味宣传“苦读”的文章给孩子看,而且似乎愈苦愈高尚。笔者常常百思不得其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成年人都在力求愉快地进行生产劳动,我们为什么要使孩子认为读书做作业是“苦”的呢?
除此以外,家长也应尽可能把孩子做作业所用的时间和情况告诉老师。从学校的教育角度看来,这正是学校所期待的信息反馈。学校可以据此作出调节。
家长在不懈地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应当劝阻孩子不要经常“挑灯夜战”。在肯定其热情的同时,要讲清危害。鼓励孩子分清主次,学会“弹钢琴”。如果仍未及时完成,家长还应协助他们消除负疚感,使其心情“多云转晴”,在他感到愉快些时,再不失时机地鼓励他“攻一下”。
什么时候,才能像爱因斯坦老人所说的那样:“学校所规定的作业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什么时候,更多的爸爸妈妈能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做功课,而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就是对于这种教育和谐的向往。
不可避免的,现行的教育体制造成了学校总是布置很多的作业,且当中重复率极高,对此,家长可以花些时间帮孩子归类,省略一些机械的重复的作业,如果无法和老师达成共识,不得不帮孩子做作业也不必觉得有何不妥。
青春期叛逆心理变化11-21
心理危机表现形式11-21
青少年记忆力的提高方法11-21
小学生记忆力弱怎么办11-21
谨防落榜生心理脆弱11-21
考生饮食让“安全”先行11-21
八大心理问题困扰中学生11-21
家长陪考须知 不要过度陪护考生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