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处子vs动如脱兔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宝宝看到玩具总是懒洋洋的,或是给予新奇玩具的逗弄也难以引发他们获取或操弄的动作,这样的宝宝可能就是属于活动量比较低的类型;相反地,整天到处探索、似乎一刻都静不下来,就是活动量偏高的宝宝了。
活动量比较高的宝宝,给人感觉充满朝气、具有探索性、体力好。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先不要认为宝宝为什么总是管不住,甚至觉得他们是多动儿。教养这类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安排一段适当的时间陪宝宝做些静态活动(涂鸦、组合积木、串珠珠或是说故事),除了带着宝宝一起做,父母本身也应该培养出适当静态休闲活动的习惯,自然而然就能吸引的宝宝的模仿和兴趣;最重要的是,尝试包容他们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没事就看他喜欢摸头发或玩小手),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允许且包容他们去做。
活动量比较低的宝宝,可能会给人懒洋洋的感觉,体能表现方面通常也比较差,但对于静态活动却很喜爱,做事细心,安静、乖巧又好带养,但相对地,做起事来就会比较缓慢。萧媺妮老师建议,家长可以陪着宝宝做一些动态活动,因为活动量比较低的宝宝,很有可能是刚开始做不好,影响自信心之后,他们就更不愿意做,因此,和宝宝一起参与,会让他们觉得好玩,进而引发兴趣和自信心。
按图索骥vs捉摸不定
规律性指的是宝宝的生理机能,饮食、生活作息是否有规律。如果你发现宝宝的睡觉时间长短不一、每餐喝奶量也不一定时,那么,他就是规律性比较低的宝宝;反之则为规律性比较高的宝宝。规律性比较高的宝宝,照顾者就会很轻松。不过,如果生活中需要有一点改变,也许是更换照顾者,或是妈妈临时加班不能准时回家陪伴,而造成原本生活的规律改变,这类宝宝会很难接受;面对这类宝宝,父母应该在生活产生变化之前先告知他们,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有时间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规律性比较低的宝宝,往往让父母难以捉摸,带养起来相对就比较劳累,但优点就是一旦父母训练成功,宝宝也建立起规律,双方都能适应得很好。家长应该用鼓励的方式,先帮宝宝规划活动表(稍大可沟通的孩子,更可以和他一起规划),如果宝宝准时完成工作,绝对不要吝啬给予他们鼓励和夸奖。
退避三舍vs勇往直前
趋避性是指宝宝在第一次接触新的人事物时,反应是接受或是排斥。有些宝宝只要一看到不熟悉的人就尖叫,或是躲在妈妈后面,这是属于趋避性比较高的宝宝;反之,如果宝宝很容易接受新的人事物,就属于趋避性低的宝宝。属于比较“趋”的宝宝,他们不会排斥新事物,通常也较喜欢主动接触他人,但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由于这类宝宝很喜爱接触新事物,相对就容易遇到危险,自己却不知道。家长必须不断叮咛宝宝,教导他们评估自己的能力、如何分辨危险的人事物。
属于比较“避”的宝宝,通常看到陌生的人事物,就会躲在妈妈后面,甚至是看着别的小朋友玩耍,仍然不愿意主动踏出第一步,因此,会明显失掉许多机会。不过,也由于他们不随便接触陌生人,往往能够避掉很多危险。家长应该陪着宝宝接触新事物,避免宝宝一个人面对未知的环境或事物会不知所措、害怕而导致不敢去做,教导宝宝如何跟别人相处、如何认识新朋友,他们就会有充分的安全感。
孩子和老师拌嘴父母应该怎么办01-20
为什么孩子喜欢打小报告?01-20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五个步骤01-20
不停的唠叨 真的会有教育效果吗?01-20
孩子不自信竟是父母惹的祸01-20
童言无忌 家长如何应对尴尬?01-20
母子过度亲密会影响男孩成长01-20
5个引导方法矫治宝宝的逆反心理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