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雨水节气,在雨水节气如何养生呢?处于初春时节,雨水节气养生是否也是遵循春捂秋冻的说法呢?一起来跟小编了解下吧!
雨水,是立春15天之后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至惊蛰有15天,分为三候。《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讲:“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五天称之候,三候称之气,六气合计90天为一个季节,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合计360天为一年。雨水初候河水解冻,鱼开始浮出水面;二候大雁开始由南向北迁移;三候草木开始萌动。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养生应注意下列事宜:
一、勿过早减外衣
“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痰湿体质者 雨水时节应如何养生
二、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
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三、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
四、吃食物以平性为宜
郁热令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所以,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吃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雨水节气养生 做到这4点“春捂”更防病
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又到了“春捂”防疾病的时期,春季气候变化比较明显,可不要过早减去棉毛衣服。合理春捂,要做到以下几点!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在初春3、4月间,天气乍寒还暖,寒温气流交汇,气压很不稳定。上午春意暖暖,下午却寒气袭来。如果过早地减去棉毛衣服,寒气就会乘虚而入,伤及人的阳气,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会缠身难愈。>>>雨水养生之饮食调节
怎样做到“春捂”防病呢?
一、不忙减衣
初春到来,气温回升,但这个回升是一个渐变过程,气温会忽高忽低,天气会忽冷忽热,人们常常不能预测到这种变化,遇到气温回升就减去衣服,而突然气温下降了,衣服还没有加上,这样就会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患,也会使原来的疾病加重,特别是老人、小儿,以及产妇和慢性病患者,不要过早地脱掉棉毛衣服,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雨水时节的饮食疗方
二、上薄下厚
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因此,初春时节,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有的年轻女子初春时节为了美丽,早早地就换上了裙装,致使关节疼痛,行走不便,这在门诊上可经常见到。而上身略减则无大妨碍。
三、积极保护
春季是常见病多发季节,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日子。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的人,一遇到气温突变,或花絮拂面,或粉尘飞扬,旧疾就会复发,甚至加重,此类病人要积极保护自己的身体。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出门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场合去;患关节疼痛的人,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视“倒春寒”的影响,“避风如避箭”这句话,要时刻记在心上。>>>春季保健做好五件事
四、饮食防护
饮食防护也是预防春季多发病的重要措施。阳气虚的人,可用黄芪、党参、大枣适量,煮成茶水饮用,以补气护卫,提高机体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枣糖茶,即取生姜10克,大枣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红糖,日日饮用;患有关节疼痛的人,生姜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可以生吃,亦可以到超市买糖姜片食用。此类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过量食用辛辣温热之品,以防出汗过多,腠理开泄,诱发感冒等疾患。>>>初春火大怎样灭火
结语:由此看来,雨水节气我们大家一定更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能大意疏忽,春捂秋冻可不是说说的话哦,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智慧,其中的奥妙经过数千年的流传,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初春喝四款汤 解困又健脾01-18
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进补要因人而异01-18
浙江义乌立秋特色习俗花样多01-18
秋分吃什么 秋分节气吃四大养生食物01-18
春分聊民俗谈养生 防病从细节做起01-18
冬至吃什么 冬至养生食疗怎么补01-18
立冬养生需全面 三招助你防疾病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