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的唠叨 真的会有教育效果吗?

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1-19 11:07:06 来源:太平健康网

  “要不要吃?要不要吃?”

  “吃这点怎么够?!”

  “你让她吃呀!”

  “把碗里的吃干净!”

  “来,再吃一点!”

  “要不吃这个吧?”

  “这个很好吃的,你吃吃看呀!”

  “这么瘦,还不好好吃饭!”

  …….

  在我们家,只要爸爸和桐桐同时在家,家里就会不断传来爸爸让桐桐吃东西的声音,讨好的、命令的、质疑的、催促的,各色混杂,目的只有一个——让桐桐多吃,为了让她吃进去,不按顿,不管提供的是不是垃圾食品,只要桐桐同意吃,定然立马伺候!

  吃了,还嫌吃得不多;吃得多了,还怕不饱;饱了,再过一会儿,又怕她饿了,于是新一轮的询问再度登场……到了吃饭时间,万一桐桐的表现不符合期待,这类督促声更是此起彼伏,仿佛桐桐生来就是为了吃饭而存在的,而她一天下来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吃饭再吃饭。

  然而,尽管爸爸如此苦口婆心,为了让桐桐张开金口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桐桐的吃饭,却始终还是她最大的问题,不仅没有一点自觉主动性,反而更加挑三拣四,饭量少得可怜,这让爸爸更加抓狂,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吃饭问题上喋喋不休,桐桐却不为所动,吃饭还是老样子,甚至有时候故意不吃气爸爸。

  爸爸整天软硬兼施试图让桐桐多吃点饭,却没什么效果的事,让我想起了心理学的“超限效应”。

  让人厌烦的超限效应

  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它起源于那个著名的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的故事: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个人以为,这个“超限效应”,用来解释成人的唠叨不仅起不到期待的作用,还容易把事情搞糟的情况再好不过。当家长就同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孩子时,实际上孩子就接受到了过多、过强、过于持久的信息,过犹不及,这样的信息,非但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还容易让他们厌烦,甚至逆反,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唠叨难以产生教育甚至会恶化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传达了太多的关注,当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某个行为上时,实际上等于给孩子的那个行为施加了更多的外在压力,等于在限制孩子的自主性。还是拿吃饭这件事来说,本来这是很让人享受的生理本能,一旦我们把太多的关注放上去后,结果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孩子吃多吃少、吃快吃慢、吃这还是吃那、是否吃饱等等都成了父母唠叨的对象,在这么多的指点、祈求、期待、责难甚至强迫之下,简单的一个吃饭动作,就被演变成一个压力与反抗压力的心理战,吃饭行为被异化成这样的“自主权”争夺战,孩子不想办法通过在吃饭问题上给父母出难题让父母“输下去”才怪呢!

  正所谓父母越是关注什么,孩子越是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套用一个广告语,那就是孩子的问题,父母造!

  很多家长在跟我交流时,都会郁闷地谈到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仔细审视这些问题却发现,这些问题大都是特定性情孩子的正常表现,或者是特定年龄段的发展性问题,比如,孩子怕生、胆小不敢上台表演等,其实并不需要特别焦虑。但是,很多家长朋友却很难释然,总觉得孩子不正常。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除了解释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之外,我总是禁不住提醒他们: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制造”的,你光盯着孩子的问题犯愁,却不去反省自己如何“制造”了这些问题,即使能一时把某个问题压下去,也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你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不改变自己的内在,孩子的问题是不可能真正消除的,这是因为:

  1、孩子的问题是父母内在焦虑的投射

  每一个当父母的人,都难免对自己的成长心存这样那样的缺憾,孩子出生后,很容易本能地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性格内向的家长看到孩子不敢登台表演更容易着急,一个从小就容易受欺负的家长对孩子的忍气吞声更加敏感。

  因为家长心里总是心存这样那样的焦虑,自然禁不住在所关注的方面对孩子“明察秋毫”,不知不觉就带着问题的眼光去看孩子,注意力在问题上,看到的当然都是问题,而一些不是问题的行为无意中被选择性过滤了,其实我们关注到的问题行为,只是自己内心焦虑的投射而已!

  2、孩子的问题源于家长内心的恐惧

  “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内心充满恐惧、对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的家长,因为对掌控局面缺乏信心,这样的家长往往希望能控制一切,看不得孩子偏离自己的意志,结果就容易发生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管不住孩子。孩子的身心发展自有规律,成长是跟着成熟节奏来的,而不是跟着父母的期望,一旦内心恐惧的家长发现孩子不按自己的要求来,就会乱了分寸。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被管得服服帖帖。看似应该合乎家长意愿了,其实却不然,因为孩子是在家长的管束和控制下成长的,长成的只能是父母设计出来的样子,但因为父母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孩子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缺,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

  3、你关注什么,孩子就拿什么问题来控制你

  有个家长跟我交流孩子便秘的问题,控制不住地担心,问我该怎么办。这让我想起女儿桐桐便秘的经历,桐桐的大便一度成为我们全家的心头大患,每次我们都要全家出动,连哄带骗,只要听说吃什么对通便有好处,我们都会拿来尝试,中西医都看过,结果却不甚理想。我们越用心,小家伙的大便越糟糕,直到折腾得我们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不得不放弃各种精心安排的医疗食疗。谁知就在我们不再去管之后,她的便秘不知不觉就好了!

  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育儿过程中,家长越是关注什么,孩子就越容易在哪里出问题,因为家长的关注点是孩子控制家长最好的切口!父母在极其关注什么的时候,弱小的孩子也会慢慢发现,原来只要在父母关注的方面稍稍出点问题,就可以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到可以跟爸爸妈妈抗衡!所以,家长越是关注孩子的吃饭问题,孩子的吃饭越成问题,越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越容易让人抓狂。

  4、过分的关注是一种压力,让孩子因焦虑而失常

  一个好友家的真实而惨痛的经历。因为担心培养不出成功的孩子,好友从小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几近严苛的地步,孩子即使考个99分,也会被责骂。为了给孩子一个尽可能优越的读书环境,从小到大,他都是托人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高压之下,孩子也的确非常争气,直到高中之前,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当朋友因为希望孩子出国留学给他换了一个高中预备班时,压力之下,孩子突然出了问题——严重焦虑,不敢抬头看人,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总是低着头,神情呆滞,跟他讲话也没大反应,不得不休学。孩子休学这段时间,爱儿心切的朋友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四处求治,在一次家庭系统排列治疗课上,孩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如果低着头更快乐的话,还是低着头得好。”显然,孩子的躯体化症状就是对学习压力的逃避!

不停的唠叨 真的会有教育效果吗?相关文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01-19

孩子的“不安” 你真的懂吗?01-19

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会带来什么?01-19

正确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01-19

给宝宝看电视的坏处 你都知道吗01-19

女儿早上不想穿衣服怎么办01-19

即使在厨房里 也可以让宝宝更聪明01-19

爸妈不能随便对孩子说的话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