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孩没上学时吃、喝、玩样样都要钱,上了学以后学杂费、补习班、兴趣班也个个省不了钱,教育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以后的硕士、博士,究竟要花去父母多少钱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笔账,看一个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究竟要多少钱?
尽管收入有高有低,但涉及孩子的教育支出,每个家庭都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环境,教育支出因此成为多数城乡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
一般来说,中青年龄段的居民对消费的贡献率最高,但是,这部分人群恰恰要面对子女长达15年左右的教育支出问题,而随着近年来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让消费主力成为储蓄主力,进而制约我国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
农民屈昆:
农村供个孩子读书挺吃力
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农民屈昆刚刚在开发区的“街上”买了房。房价16万元,首付款差不多耗掉了父母和他两代人的“存款”,还和亲戚们借了几万元。
“如果不是孩子下半年上小学,我不会下决心进城买房。”屈昆一家五口还是农村户口,家里还有地,一年地里收入七八千元,他和妻子在开发区一家做刹车阀的企业上班,两人月收入4000元,即使在农村,这样的家境也不算富裕。
“孩子上幼儿园阶段,每个月学费、伙食费就得1000多元,差不多用去1/4的家庭收入。下半年进城上学,每个月最少得1500块钱。”他说,这还不包括伙食费和临时收的各项杂费。村子里也有小学,各项费用虽比城里低,但教育质量屈昆信不过。“10多个老师,只有20来个学生。老师不成!不过没办法,好老师谁来农村?能走的也都走了。”
买了新房后,屈昆家每个月得还1000多元的房贷,日子更要精打细算。“按现在的收入,供完小学没问题,往后的学费就得从长计议。”为了减轻高中、大学的学费压力,屈昆在孩子1岁那年听人劝买了份“鸿运少儿”商业分红保险,“从1岁到15岁,每年交1700元,高中、大学阶段能返回4万元。”屈昆很为这个决定自豪。“就算钱不凑手,我也先借钱垫上保费。我们农民,收入低,又不懂炒股、理财啥的。买这个保险,就是强制自己存点钱,别等孩子需要时拿不出。”
现在屈昆经常带孩子进城去看看自家那正在盖着的楼房,还有旁边的小学校。“我得让他知道家里为他上学、有出息,可是下了本了。不读书改换门庭,将来他还得回来种地!”屈昆说。
点评
在农村,由于近年来义务教育实行免除学费、书本费和给予伙食费、寄宿费补贴等政策,农民家庭直接的教育负担大为减轻。
但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集中教学资源,产生了大量新的家庭教育支出,比如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等,农村学生的其他上学成本反而较从前增加了。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不足”和“教员不足”问题,让农村学生不得不进城上学,“提着火盆走山路”、“背着红芋进课堂”的情景,让人心酸。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费用已成为农户最主要支出,许多家庭为此背上沉重债务。吉林省白城市一份对当地40户农户的调查显示, 2008年,这40户家庭子女人均教育费用12562.5元,占户均家庭总收入约60%,农民子女人均教育费用相当于4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
公务员蔡锡元:
女儿大学毕业前,不敢随便花钱
蔡锡元是河南省某地级市科级公务员,月收入3600元左右,他爱人在事业单位,月收入2000元。“在我们这儿,跟同龄人比,我俩的收入还算不错。”
但细细算起家庭开支,蔡锡元并不轻松。“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消费,女儿刚上初三,不等她大学毕业,我们是不敢随便花钱的。”
为了让孩子上当地的好初中“小班”,蔡锡元每学期要交4400多元学费,此外书本费、考试费、资料费,每学期差不多要交500元。“伙食费分三档,6元、8元和10元的。咱孩子正在长身体,每天吃个中档的,一个月22天就得176元,再加上牛奶,将近200元。”蔡锡元说,这些钱还是“有数的”,要是加上“补课费”,一般家庭就很吃力了。
“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都补课,每个星期一次,一门课每个月300至450元,你算算,要是孩子功课差点,五门都得补,家里得掏多少钱?!”此外寒、暑假也补习,20天400元,都是孩子自己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上课。“讲新课,你不去就跟不上,去了就得交钱,家长没有任何办法说 ‘不’。”
“之前上面也多次查补课的事儿,但往往是一阵风。搞得老师们也‘精’了,都等补课结束后,听听风声再收钱,反正家长们不敢赖。”蔡锡元说。
“不过,说心里话,我们也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其一,现在的应试教育,老师给你孩子补课是对孩子前程负责;再者,老师们的待遇实在太低了。中学教师一个月1800元左右的工资,还不如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确实不能体现他们的付出。”
蔡锡元说,以现在的家庭收入,供孩子读大学不成问题,不过还不敢奢望将来送孩子出国什么的。“一年几十万,家里要卖房子才能供得起。回国后如果没有关系,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不值!”蔡锡元说,他有在县城和农村的亲戚,干脆让孩子中学毕业后上中专、技校这类“蓝领摇篮”,一是学费低、二来找工作靠谱点。“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根本没有能力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蔡锡元说。
点评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虽然免除,但家长们仍要面对名目繁多的“费”,如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住宿费等。“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比比皆是。2009年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2006年—2007年,全国共有19个城市的教育部门和学校违规收取择校、补课、赞助等费用5.02亿元。
教育支出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预期的影响最大——对于各种与“分数”挂钩的学杂费,他们既不能像高收入人群那样丝毫“不在乎”,也不能像低收入家庭那样彻底“不敢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教育连年增加投入的“好处”就会被抵消,即便是扩大消费的中坚力量——中等收入家庭,也将陷入“只要家里有个上学娃,想花的钱也不敢花”的困境
白领孙雪:
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至少要拿出22万元
孙雪和爱人都在北京的外企工作,年收入30万元左右。他们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两口子工作比较忙,孩子读寄宿小学。
孙雪说,收入虽然还可以,但家里的大开支,除了房贷仍然是孩子的教育支出。“跨学区的赞助费3万,每年学费、伙食费1万多元,钢琴费12000 多元,其他的零星费用一两千元。我们为了让孩子英语考级,报了‘一对一’的精学辅导班,每小时收费200元,一年得2万元左右。四年级以后得考虑‘小升初’的问题,还打算给孩子报个奥数辅导班,‘烧钱’似的,开支不小。”
孙雪算了算账,从孩子上幼儿园到完成小学,至少要拿出22万元。
孙雪家住朝阳区,但打算把孩子送到海淀或者西城区上学。舍不得孩子来回跑,还要考虑就近买房子或租房子的问题。“学区房贵得吓人,有人说在人大附中旁边买1居室的钱,可以去悉尼买个别墅,房租也高得离谱!”孙雪说,中学以后面临高考压力,花在辅导班的钱肯定会增加,大学如果到国外念,开支更要以十万、百万计。
“收入虽然不低,但家里还是蛮节约的。我从来不买名牌的衣服、包,我们也没有出国度假这类‘高端’消费。为了孩子,能省则省。”孙雪说。
“给儿子报名英语辅导班的时候,他还开玩笑说自己是班级里最后一个吃课外‘加餐’的,现在班里49个孩子‘全军覆没’了!”孙雪说,孩子的同学家境都差不多,家长们大都是大学毕业留京的“移民”,自己一路奋斗过来,生怕孩子“掉队”,虽然如此“大投入、高标准”的课外教育有点非理智,“可这是大势所趋,没办法!”孙雪说。
点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激励着多少父母亲不吝金钱培养孩子?又有多少家庭纠结在应试教育和能力教育的取舍中?结果呢,一方面为应付高考,让孩子进各种辅导班,一方面又强调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钢琴、舞蹈、科技……样样落不下;上一所好的幼儿园,然后再上一所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便成为大多数家长为孩子设计的人生“五部曲”。从一出生到进大学,孩子、家长都疲惫不堪。
这其中,有家长自身的“盲目”,也有无可奈何的苦衷——如果没有户籍限制、没有跨区择校的种种“樊篱”,不一定非要送孩子去学奥数、学特长,透支童年的快乐;如果没有优质大学资源的紧缺,何必为了分数,挤破头地“课外辅导”?
虽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坚持让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但是择校现象在各地始终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专家指出,政府在提高教育投入、增加社会教育总供给能力的同时,必须在完善供给结构上下功夫,降低城乡居民家庭为“不均衡供给”所额外负担的教育成本。
④老板金立松:
花大钱送孩子国外读大学
在北京自己做企业的金立松家庭资产已过千万。女儿的学龄前阶段,恰是金立松企业的初创时期,两口子比较忙,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幼儿园。“一共花了30多万元,效果还不错。”
孩子户口在宣武区,初中、高中在东城、海淀区读,择校费、学费、房租以及英语的口语和托福辅导班,几年下来也要几万块。
金立松说,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已经申请自费去国外读大学,因此放弃参加国内高考。出国留学每年学费、生活费大概5万多美元,大学四年要花费150万人民币。
“还谈不上负担,而且我觉得这种投入还是值得的。”金立松说,自己不认同国内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大学教育。“非人性化的,题海战术、应试压力,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相比之下,全球顶尖的名校,虽然收费不低,但拥有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全球化的视野,多花些钱也是值得的。
金立松的女儿选择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艺术史专业。“孩子有艺术天分,我为她提供了比较好的经济基础,她不用担心将来毕业后的收入问题,也不必像一些困难家庭,孩子入大学时就不得不考虑将来毕业后能不能还‘学费债’。”
金立松说他的许多朋友都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说白了,我们就是宁可多花钱,也要让孩子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毕竟只有一个孩子,不能在这些事情上马虎。”
点评
据教育部数据,2010年国内有近100万学生放弃高考,其中出国留学者占21%。与此同时,被称为“美国高考”的SAT考试,在中国每年的招生人数从2003年的一两百人,猛增到今年的1万多人。许多家庭,宁可背负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要把孩子送出国门去。
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去国外念大学,这从一方面反映出国人更加富足、视野更加开阔,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当前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应当明确:高等教育不仅是人才选拔,更是满足居民个人发展需要的消费。只有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化步伐,让大学间的“竞争”更激烈,让大学提供的教育“产品”更加质优价廉,才能切实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减轻居民的教育负担。
吃什么补铁 这几款菜肴适合宝宝补铁01-19
儿童流感预防更重要01-19
宝宝食谱 一岁宝宝菜肉类辅食食谱01-19
幼儿咳嗽吃什么好的快 莫滥用止咳药01-19
儿童喝蜂蜜水的好处和坏处 喝它润肺功效强01-19
婴儿最常见的4种疾病01-19
小孩喝什么牛奶好 小孩如何选择牛奶01-19
50%的儿童早餐不科学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