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知识 “春捂”三部位养生好

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1-04 15:17:02 来源:太平健康网

  您听过“春捂”吗?我国民间历来有“春捂”的说法,从中医理论讲,春捂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适当春捂,能起到很好的养生防病效果。那么“春捂”那些部位比较好呢?春季如何养生好呢?请看看下文的介绍吧。

  春季养生

  春捂部位一: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神门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而原穴是主管各脏腑的元气和生命的原动力所发出的穴位,能够强化该脏腑的功能。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上,手小指一侧腕下方肌腱的里侧。除了避免该处受寒之外,按摩此穴位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用拇指指端反复点按神门穴,力量无需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春捂部位二:腰腹部

  “春捂”还应注意“捂”好腰眼处的肾俞穴和肚脐上的神阙穴。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腰部酸软怕冷。平时,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可以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

  而神阙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肚脐,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可经常在肚脐热敷,睡觉时还要注意盖好腹部。

  春捂部位三:腿脚

  有些老年人在寒冷天气中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眼睛痛,中医分析这种表现属于肝阳虚,春捂时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外侧,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和阳辅穴。

  足临泣穴就在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取穴方法是将手指从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的缝向脚背方向推,推到有骨头的边缘时就是足临泣穴。而阳辅穴在小腿的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的位置。

  春季养生知识

  春日食补应以性味甘平的食品为主: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也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所以,春令时节可以多食以下养生食物:

  1、山药: “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具有健脾补胃,补虚弱的作用。

  2、春笋: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鲜食尤佳。

  3、豌豆苗:时令性蔬菜,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榨取鲜汁饮用,最为适宜。

  4、韭菜:温中行气,温肾暖阳。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以初春早韭和即将下市的韭菜最好。

  5、香椿叶:具有消风、解毒、健胃理气之功。春令时菜,食其嫩叶,入馔甚香,常作凉拌豆腐、炒鸡蛋食用。然而香椿叶又是“发物”,有宿疾者勿食。

  其他如扁豆、菠菜、菜花、芫荽、大枣、蜂蜜、豆、奶制品,禽蛋、瘦肉及水果均适宜春季食用。

  春季养生如何选择食物:

  1、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

  辛甘之品助春阳 稍微有一些辛味的东西,如葱、生姜、韭菜、蒜苗等都是养春气的食物。唐朝的《千金方》里有一句话叫做“二三月易食韭”。吃这些食物对于人体春季阳气生发很有好处,是春季养身佳品。

  2、少酸增甘保脾胃

  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所以春季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食物黄绿蔬菜防春困

  “春困”使人身体疲乏,精神不振,应多吃红黄色和深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3、细选食物少疾病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塔菜、芥蓝、西兰花等新鲜蔬菜和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可抵抗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有利于春季养生。

  4、胃肠疾病要当心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肉汤、鸡汤、鱼汤、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气体产生腹胀,增加胃肠负担。春季养生食物要避免选用这些。

  春季养生小常识 当心6不宜

  人在冬季的活动量很小,因此在春天,应该加强锻炼,使身体更健康。正值春季,也正是身体觉得疲乏无力的时候,总说自己被春困所缠上,那就是冬天没有保养好肾脏,提醒大家春季养生一定要切忌5个不宜,做到健康的养生。

  春季养生禁忌

  除了尽量减少出汗,冬季还要早睡晚起、注意保暖,情绪上不宜亢奋,如果冬季的时候这几点做得不好,就不能适应春季。

  而且,就像冬季影响春季一样,春季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养生,那么夏季则会出现相应的不适。

  春天情绪不宜平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可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节,对于养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说心态平和,但春季养生却不同。刘敏说,“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让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讲求平和。”

  香蕉和梨不宜吃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所以春天应该多吃一些辛味的东西。比如,民间讲究在农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饼,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发的作用,让人微微出汗,可以帮助体内的寒气发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萝卜等。

  相反,那些滋阴的、寒凉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银耳等。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像冰淇淋、冷饮等,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春捂不宜过汗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但不是随便“捂捂”就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刘敏说,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不宜过早穿单鞋

  俗话说,病从脚下起。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单鞋,对身体非常不好。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雾天不宜锻炼

  春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锻炼的热潮中来,但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

  小心春季倒春寒对人体3大危害 别忽视

  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

  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另外,天气突变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改变,诱发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可能发生血压突然升高、脑梗塞、脑出血或心肌梗死,这些突发症状非常不利于日常的养生保健。

  国外一项试验表明,让一组63~70岁的老人在室温为6℃的人工气候室里静坐看电视或看书,两小时后,老年人血压普遍升高了25毫米汞柱左右。而在同样条件下,青年人血压的变化很小。这说明低温容易使老年人的血管收缩。

  女人膝关节等部位最容易受寒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容易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

  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

  资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春季养生 五行体质保养秘籍

  以五行理念将人的体质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是中医的传统理论。中医专家指出,各种体质的人对季节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调养前应找准自己属于哪种体质。绝对典型的五行人比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数人可能兼具两个临近的五行体质特点。

  金形人:易哮喘咳嗽要做好“春捂”

  体质特点: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饮食:宜多进食具有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养生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百合、淮山、沙参、白果等。

  药膳可选择健脾八宝糕:粘米粉250克,鲜山药250克,百合50克,玉竹15克,芡实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30克,乌梅4枚,白糖适量。乌梅切丝备用。鲜山药洗净切片,玉竹、百合、芡实、白扁豆洗净与鲜山药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水煮熟。茯苓磨粉,与粘米粉混匀,加入白糖及适量水搅拌成浆,将煮熟的鲜山药、百合、芡实、白扁豆放入粉浆中拌匀,放入盘中蒸熟,撒入乌梅即成。有健脾补肾,润肺生津的功效。

  精神调养:春分节气,天气变化仍然较大,此时金形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哮喘、过敏、咳嗽等肺系疾病。宜保持宁静的心态,安养神气,避免忧愁抑郁,以利肝气调和,气血和畅。

  运动:注意保暖,做好“春捂”,最好能有微汗出可加大运动量,可选择动态运动,如慢跑、羽毛球、足球等。

  木形人:疏肝健脾和调阴阳

  体质特点:肤色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

  饮食:可多服健脾养肝、补益肝肾之品,使脾胃健运,肝气顺达,以防肝旺克脾。饮食上可多吃姜、葱、荞、竹笋、淮山、土豆、猪肉、鱼肉、蛋等养生食物。

  药膳可选择陈皮鲫鱼汤:鲫鱼一尾(约25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盐、绍酒适量。鲫鱼除去内脏及鳞鳃,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陈皮切丝,将生姜、陈皮丝、胡椒一并填入鲫鱼肚内,与猪瘦肉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烧开,再以文火煨煮1小时,调入盐、绍酒即可食用。有健脾理气祛湿的功效。

  精神:应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切忌抑郁恼怒,多参与户外活动。

  运动:在运动上,木形人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炼气为主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

  火形人:平心定志益肾养肝

  

  

  体质特点: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性情急。

  饮食:可多吃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竹笋、蘑菇、薏仁、淮山、花生、土豆、杜仲、牛膝等。

  药膳可选择芍药粥:白芍15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大枣10枚,牛膝15克,麦芽糖适量。先以白芍、茯苓、大枣、牛膝加水适量,小火煎汁,取出药渣,加水,并放入粳米,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时加入麦芽糖适量,有健脾益肾,滋阴柔肝的功效。

  精神:此时易出现心情烦躁,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火形人宜平心定志,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切忌急躁,以益肾养肝。

  运动:不宜“春捂”,建议多做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太极拳、八段锦,并可用下棋、钓鱼等调节情绪。

  水形人:易口苦进补宜健脾益肾

  体质特点:体型比较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部较大,肤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发密而黑,怕寒喜暖。

  饮食:宜多进食具有健脾益肾,温中祛湿功效的养生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砂仁、法夏、白术、茯苓等。

  药膳可选择猪肚白术汤:猪肚1具,白术60克,煨姜45克,胡椒15克,精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去油脂,放入沸水中焯后去水,晾干水后备用。将白术、煨姜、胡椒放入猪肚内,缝合猪肚,猪肚外以针刺小孔,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捞出猪肚,切块,喝汤吃猪肚。有温中散寒,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用于素体脾胃虚寒的人食用。

  精神调养:降水也较多,水形人此时容易出现湿困中焦的表现,如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春季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

  运动:注意保暖,做好“春捂”,避免外邪侵袭。可加大运动量,可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或选择慢跑、球类动态运动等。

  土形人:肠胃易不适喝点黑豆鲫鱼汤

  体质特点: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

  饮食:多进食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玫瑰花、淮山、砂仁、麦芽、芡实、益智仁等。

  药膳可选择砂仁黑豆鲫鱼汤: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黑豆30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黑豆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有醒脾开胃利湿的功效。

  精神调养:土形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宜心平气和,保持乐观畅达的情绪,避免肝郁克脾。

  运动:多进行户外运动,可选择慢跑、球类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以不疲倦为度。

  春季湿气重易惹疲倦 6招赶走湿气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湿气重让人难受,做个生活有心人,将体内的湿气祛除,远离疾病。

  1.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养生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2.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食疗

  (1)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4.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4)水分摄取要适量。

  5.避开生冷、甜腻食物 别喝酒

  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陈伟说,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比如,凉拌食品,冷饮。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6.多用葱、姜、蒜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春季养生应分南北 6大原则助你养肝防病

  一、春季养生保健:应分南北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

  北方:“春捂秋冻”很适合

  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于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捂”,注意衣着的适宜。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

  南方:加强锻炼防病正当时

  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回暖,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这种状况在南方地区更加明显。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菌活跃,大家最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三是增加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

  二、春季养生六大原则:

  1、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韭菜虾皮炒鸡蛋是春季时节很好的药膳。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虾皮适量。韭菜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鸡蛋养血,这道菜能滋肝养血,生发阳气,适合春季进补食用。

  结语:以上就是春季养生的小常识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吧。在冬春交替时节,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保暖和疾病预防措施,在春季多吃清淡消火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哦。

春季养生知识 “春捂”三部位养生好相关文章:

长期吸烟睡眠不足 摒弃损脑健康10恶习01-04

女性养生减肥晚餐四不宜01-04

牛黄解毒片不是想吃多少吃多少的01-04

用药小知识 中西“混搭”治病真好的快吗01-04

使用电脑时应该少戴隐形眼镜01-04

晚上捶捶背 让你好入睡01-04

不良睡姿竟会引发食道癌01-04

认识3种面子病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