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后的第二胎选择

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1-20 15:39:13 来源:太平健康网

  几年前,在中国的城市里,这样的场景还是比较稀罕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两个孩子(不是双胞胎)逛街,一个三四岁,一个是放在推车里的小婴儿。看惯了一家三口的城里人,都会好奇这一家四口的组成情况。人们心中大致会有这样几个猜测:其中一个孩子是亲戚家的?再仔细看看,两孩子长相仿佛同出一辙,那么,就是在国外生了带回国的?又或者,父母有的是钱,可以搞定户口?

  除了第一种猜测外,后面两种情况确实是——也只可能是在1982年确定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中国才可能发生的例外——而这样的父母,自豪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这至少说明,这是一对有能力的父母,无论是个人才华能力上(留学生还有另外的含金量),还是经济实力上(在中国,生二胎好像一直是明星或者富人的特权)。

  一对美国海归告诉我,当年中国驻美国旧金山领事馆的官员去他们学校访问时,很多留学生夫妇很关心回国后在美国生的孩子是否都可以上户口。那位官员口头告诉他们——最多可以带回四个。如此宽松的政策不知道是否成文,而我所知的也没有带回四个孩子这么壮观的景象。

  不过,现在想生第二个孩子,已经不需要出国这么大的人生转变了。当80后也到了生育年龄的今天,“一家四口”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不久前参加一个法国香水品牌的活动时,席间一位女性时尚网站的总监、一个80后女孩与我聊天时,说起了她的孩子。

  我说:“家里谁带他?”

  “我妈妈和一个阿姨带他们。”她轻描淡写地说。

  我确信她应该已经习惯并且预见到所有听到“他们”这个字眼的人们的惊讶反应,原来80后的她,已经是一对小兄弟的母亲了。我当然会好奇地追问,“你们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

  回答是肯定的。

  80年后出生的人,因其“独生子女”的特殊的时代烙印,而成为社会学家不得不正视的有着迥异人生轨迹的人群。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影响了一代人的性格与文化传承的争论,在这20多年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我们说他们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而倍显孤单;他们上了学,受挫能力的薄弱被人诟病是独享万千宠爱的结果;当他们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又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负嚣张”而成为80后职场上的弱势。

  而这些独生子女的后遗症,都不及更深远的影响来得严峻,那就是——一个缺乏兄弟情谊的人,家庭对他们的控制力也是相对式微的,当他们以独立的个体而非家庭成员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则必然与我们传统的文化体系发生碰撞。

  由此有学者呼吁应该对于这个国策进行适度调整,现在被大家普遍熟悉的政策就是,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夫妻双方如果都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二胎。

  不知道这些我们眼中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是否会想通过生育两个孩子的方法来一了自己孤独童年的心结呢?至少我身边不少“达标”育龄女子,都心有不甘地要为孩子添个弟弟或妹妹。

  计划生育时代的父母没有选择余地,抱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当个宝;而有个二次机会的80后们,又忙着要为后代凑个“好”字,才作为圆满人生的目标。所以,如果是两个女孩或者两个男孩,是不是又会觉得人生有缺憾了呢?

中国80后的第二胎选择相关文章:

青春期 年轻女孩的多事之秋01-20

新婚之夜的她为何如此恐惧01-20

长期没有性爱 会患勃起障碍01-20

在肉体和情感上征服你的伴侣01-20

使用安全套容易忽视的细节01-20

现时男女避孕率比老一辈高8倍01-20

当今最流行三大另类性爱01-20

现代性科学新认知!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