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张卓 本报记者 唐勇林
实习生 张卓 本报记者 唐勇林
不应该仅仅把大学生划为“高风险人群”对他们进行干预,同时也应该让这些年轻人在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等问题上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怎么成了艾滋病高风险人群
过度开放的性观念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
2005年4月,当一个叫朱利亚的女孩向世界说出“我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时,她成为了一个“惟一”,目前惟一有勇气公开自己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
但是,她显然不是第一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著名艾滋病专家、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主任医师张北川告诉本报记者,早在10年前,我国大学生中就已发现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然而在很多人眼里,艾滋病却似乎依然离大学生非常遥远。正是这种“遥远”,让人们对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此前的一席话深感震惊。
2005年7月,毛群安在清华大学组织的艾滋病与媒体报道研讨会上说,农民工和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也就是说,相对比较容易成为受害者。
此言既出,一时之间激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论。有网友对此质疑说:“说大学生是高危人群,是一种理论推断,还是有统计数据做依据?是在高校逐一体检出来的,还是凭借各地医院提供的数字?”同样的质疑还来自于著名“防艾”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桂希恩,他说:“在我的印象里,大学生不应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1月23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毛群安,询问“大学生是艾滋病高风险人群”这一说法的根据时,他表示非常愿意倾听对这一说法的不同意见并进行讨论。
对大学生是否是艾滋病的高风险人群的问题,尽管不少人还存有不同看法,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青少年性观念的日益开放,艾滋病正在成为大学生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目前中国社会面临的局面是,艾滋病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年增长率在30%左右。就全世界而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0%以上由性接触传播,其中超过一半是14~25岁的青少年。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性观念较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项调查显示,国内有22%~30%的大学生有过性经历。
欢迎来到性爱健康聊聊你感兴趣的话题!>>>
看更多两性内容,欢迎进入两性健康
且“做”且珍惜:房事太久危害大03-31
月经知识,男孩子为了女朋友必看03-31
5件事巩固夫妻关系03-31
青少年找鸡提前体验性生活有何危害?03-31
怎么看待早熟的孩子已经学会开房03-31
女性的“安全期”是没有绝对03-31
NANREN靠什么真正征服女人03-31
穿棉质的裤子对女生健康很重要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