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以外的科学领域,因其严谨性、实验可重复性、用数据说话,往往让一般读者更为信赖。
人文科学以外的科学领域,因其严谨性、实验可重复性、用数据说话,往往让一般读者更为信赖。
日前,一篇名为《女性正在“美丽进化”》(文章附后)的文章在新华网出现后,迅速为各大报刊及网络媒体转载。有国内媒体打趣道,这是一则“让全世界女性振奋”的消息。文章大意是说,有科学家发现
程中,女性正变得越来越漂亮,而男性的相貌则和“穴居”时代一样“不具吸引力”。
这一论断建立在两份科研成果之上。其一是芬兰科学家研究美国1244名女性和997名男性40年间的跟踪调查数据后认为,漂亮女性生育的孩子数量比相貌普通的女性多16%。另一份研究来自英国伦敦政经学院进化心理学家金泽智,他认为,其生下儿子的几率比其他夫妻少26%。“如果好看的父母拥有女儿更多、如果外表魅力可以遗传,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历经多代后,女性的确会变得比男人好看”。
事实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家安德鲁·盖尔曼早就撰文批评金泽智的研究在统计学上存在诸多谬误(盖尔曼仅根据金泽智提供的数据推算,长相漂亮的夫妇生下女儿的几率比其他夫妇高8%,而不是26%,这一偏差会对研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金泽智并没有回应这些批评,而是继续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
就算这项研究遵从严谨的实验规则,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是“美丽”、“漂亮”,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存在着大量心理、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但是,表面上很难用“歧视女性”的说法来指责金泽智,因为他的实验是综合男性和女性对容貌的看法所得。这并不像女权主义者简单批评的,是一种男性标准。
可是,若进一步推敲这些进化心理学家的分析样本和数据来源,问题就来了。根据金泽智的论文摘要,他的研究“漂亮”的样本,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州1957年毕业的高中生照片。有美国读者回应道,1957年人们更早结婚,也更早生育,因此跟现在的人比起来,20世纪50年代的人高中时的外貌因素,跟“生育”两者间关系更密切。何况这项研究并没有追溯当年的女学生年纪增长之后的情况,也没有分析更年轻几代人的状况。对于年轻一代,18岁时是否漂亮,跟十年二十年后再生孩子,可能关系已经不大了。何况,基于北美社会的研究成果不能不加怀疑地推之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情况。
进化心理学家大多认为,人类今天的行为选择是数百万年进化的结果,并天然隐含于人类的“进化基因”之中。只是,男女皆认为腰臀比7:10最好看,这到底是基因决定的,还是每日海量的美女广告轰炸“训练”出来的“眼光”?这些黄金分割比例的身体背后,女性严格地节食、接受痛苦的整容手术,在多大程度上确实是一种“性别歧视”?
然而,起码在有关性别的问题上,科学研究从来就不是什么客观中立的。比如有科学家研究男女大脑差异导致学科分工不同,甚至几年前,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语出惊人,称“先天性别差异可能导致女性在科学领域内建树甚少”,后遭师生抗议下台。
科学家往往罔顾这样一个事实,大人让男孩子从小玩耍机械,让他们树立科学的榜样、理想和挑战意识;相反,女孩则让她们跟布娃娃在一起,培养她们如何成为女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在不断深入的科学教育和科学实践历程中人数越来越少,就不难理解了;科学在进行男性塑造的时候,就已经把女性排除在外了。因此,科学家研究大脑的性别差异,可能仅仅是经由文化训练出来的大脑;要反过来说明文化现象,很可能是倒因为果。
以此反观“女人越来越漂亮”的说法,一方面,我们应该对此类“科学研究”保持怀疑;另一方面,如果基因和进化选择是个人无法改变的,那么让我们做可以做到的事,那就是通过后天努力的成就而非先天选择的容貌来评判一个人,同时,让“美丽”的概念变得多元起来。
要嫁就嫁实力派01-03
容貌丑,就没有白马王子吗(2)01-03
当大龄女遭遇了二手男人01-03
原来女性也会“好色”01-03
我不是女孩也不是女人01-03
给不起婚姻,就不要说爱01-03
女人对幸福的错误认识01-03
解开幸福婚姻的“密码”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