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该如何进行性教育 青春期性行为的几个误区

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5-01-20 07:13:23 来源:太平健康网

  对于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进入这一时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在“性”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这一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最需要进行性教育的时期。

  性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传授给孩子大量的性知识,而是要孩子学会正确的性态度和正确的性行为。

  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青少年只有很好地解决性的问题,才算获得了良好的人格。

  关于性教育的方式,不应集中灌输,而应平等交流,要尽量避免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作空洞抽象的“区分友谊与爱情”之类的说教,及时了解和发现青少年在异性相处和交往中的问题,让青少年自己来思考、讨论和解决,家长、老师只能在旁诱导和引导。

  对于年轻人,没有什么比偷来的知识更有害的了。当自然本身开始唤醒青少年对性的问题发生兴趣时,那么合理地、纯洁地认识自然界的秘密,就是把他们从有害的色情中拯救出来的唯一方法。

  因此,性教育不是消极防范的教育,而是积极开放的教育,我们应在孩子生理发育前,就要进行性生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意识萌动前,就要进行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行为发展前,就要进行性伦理方面的教育。

  青春期对性爱的认识和表现

  有兴趣但不成熟

  由于孩子进入青春期,引起了身体上的急剧变化和本能特征,突然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好感和羡慕,但这只是性爱的一种萌动,在成年人看来仿佛覆盖着一层朦胧的轻纱,在进入青春期前很多孩子对性知识都不很了解,因此他们对性表现出神秘感,受到异性的吸引,而正是在这些朦胧神秘的意识中,心理产生了变化,性意识也随着逐渐强烈和成熟起来。

  有冲动但要克制

  由于青春期孩子从心理上对性具有矛盾性,他们及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又因为多种原因而自动闭锁,这也导致了他们表面上尽量纹饰这种性心理。他们一方面十分重视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印象和评价,而另一方面却又对异性表现得拘谨、羞涩和冷淡,虽然他们内心对异性感兴趣,但表面上却显得无动于衷、不屑一顾。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使他们产生种种心理冲突与苦恼。

  性能力旺盛但压抑

  由于青春期的性能量比较旺盛,但由于青少年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稳固、正确的性道德和恋爱观,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的诱惑、性信息、淫秽书刊,以及性自由的思想都会导致孩子的性意识受到错误的强化和影响,引诱少年沉迷于谈情说爱之中,甚至发生性关系、性犯罪。而一部分少年还很可能由于性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导,过分压抑导致扭曲、变态的行为表现出来,导致同性恋、偷窥、恋物等。

  男女性心理差异

  青春期由于性别不同,性心理也不同。在对异性的感情上,一般男孩子表现的比较明显和强烈,而女孩子则表现的含蓄和深沉;而从内心体验上,男孩子更觉得好奇、喜悦和神秘,而女孩子则会惊慌、羞涩和不知所措;而在表达方式上,男孩子一般比较主动,而女孩子则往往采取暗示的方式。

  青春期性行为的几个误区要谨慎

  误区一: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经够多了。据杜蕾斯2004年全球性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13.7岁,在被调查的41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七。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博士告诉记者,他和北京一些大学生交谈时发现,很多人在性问题上还很无知。

  误区二: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越早。这是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谈性的原因之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希瑞?泰丽雅女士说:“并不是闭口不谈性,青少年就不会发生性行为。中国和很多国家的实际情况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们不是对性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误区三:性教育就是为了避免未婚先孕。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赵鹏飞教授说,对青少年性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避免婚前性行为上,要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范围。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9月,我国艾滋病和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病例为1.5万,其中58%为20―29岁的年轻人。而在青少年性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这一比率则明显降低。

青春期该如何进行性教育 青春期性行为的几个误区相关文章:

未成年少女流产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有多大01-20

全球每分钟10名少女流产01-20

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的秘密01-20

做人流和打针一样简单吗?01-20

性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01-20

为什么会有青春期?01-20

纷纷化名悄悄流产――她们怕什么?01-20

为什么要跟孩子讨论性?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