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剩族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担心自己步入“剩女”“剩男”行列的大龄青年。这几年关于“剩女”“剩男”、“败犬”甚至“圣人”等字样满天飞,说的都是大龄青年的单身情况。
背后传达的也是一种对于单身状态的焦虑。现在其中的部分人也不再掩饰,直接将自己称为“恐剩族”,表达的是担心自己步入剩女剩男行列。不仅大龄青年有这种焦虑,一些年纪不大的人也开始被这些方面的情绪困扰。
“剩男、剩女”的增多让大学生也开始焦虑。新学期伊始,如何防“剩”成为不少女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寒假期间走亲访友,看着家里的亲戚渐渐从 “初级剩客”升级到“齐天大剩”,有些女大学生们不免产生“恐剩症”。有人疾呼恋爱补习,不少家长甚至坦言毕业择偶比就业更重要。
大学生说原因
恐剩族 “要是学校开一个恋爱补习班就好了。 ”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小周最近正为情所困,想鼓起勇气来个“倒追”,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和女朋友吵架该怎么处理?交往的开销要如何分担?怎么拒绝男朋友提出的性要求?……不少大学生自嘲恋爱的疑难杂症越积越多,却无神医对症下药,只能自己摸着石头颤颤巍巍过河。
“不会恋爱,只能做剩女了。”小周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之前谈过一次恋爱,但交往时遇到很多问题都无法很好地处理,向闺中密友讨教,她们也很难给出专业建议。“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希望开设一个恋爱补习社,请一些专家来指导,或者教一些化妆技巧和交往技巧,对我们以后‘经营’感情会很有帮助。 ”
“过年聚会的时候,家里人都劝我快点找一个男友先‘练’起来。”交大英语系的丁娇娇告诉记者,两三年前,家里的亲戚都极力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没想到今年居然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估计是因为我那两个剩女姐姐的关系,她们读大学时都没有谈过恋爱,没想到现在都快奔三了,还是没找到‘家属’。 ”
同济大学交运学院的大一学生小孙说,今年拜年时也收到了亲戚们的“忠言”。 “我好歹还只是个90后,对恋爱心态很平和,但家里的亲戚言之凿凿。经他们这么一‘洗脑’,我也有点担心了,一向保守的爸妈居然也一本正经地让我争取在新学期找个男朋友谈一谈。 ”
女内裤对男女两性心理的联系05-02
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05-02
那些看A片的女大学生们!05-02
年轻人青春期有什么性心理!05-02
90后早熟女生的“性爱”悖论05-02
毕业那时05-02
校园里的“性骚扰”,令我难忘05-02
教你科学法指导孩子认识性冲动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