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家出走了!”你说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不是天大的事,可是现在“离家出走”却成为一些孩子逃避责任、缓解压力、满足要求,甚至是“恐吓”父母的一种方法。而解决之道也多以家长妥协孩子胜利告终。
6月1日,就在孩子们欢度节日之际,南岗公安分局荣市派出所的民警却接到“亚亚(化名)离家出走”的求助。所长带着3位民警和亚亚的父母找了一整天,晚上7时许,终于在一个地下过街通道的角落里找到了8岁男孩亚亚。一整天没吃东西,亚亚已经饿得走不动了。而“六一”节出走,只是因为他索要的玩具熊妈妈没有满足他。据了解,因为地处南岗繁华地带,荣市派出所很多民警在日常的巡视中,都曾发现过亚亚这样出走的孩子。
查看哈站派出所的接警记录,关于“处理”离家出走孩子的确实不少,最多时一个月达到10余起,最少每个月也要二三起。出走的孩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不足10岁。“现在的孩子们都学会了拿‘离家出走’吓唬人了。”派出所民警孙莉莹的话说到了离家出走孩子的“心理”。从警方的记录中显示,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各不相同,有本市孩子出走在哈站被截回的,有外地流浪到哈被收留送走的,有偷会网友的,有承受不了重负逃避的,有被父母溺爱的,有单亲少人过问的……警方总结,孩子离家出走分“真走”和“假走”两种,其中“假走”也就是为“吓唬吓唬”家长而出走的占绝大比例。而不论是“真走”还是“假走”,孩子被找回后,父母抱着孩子失声痛哭,孩子一脸漠然表情是他们最常看到的情景。
类型一 计划出走,只为出气
记者辗转找到小雨(化名),她对自己一年前的离家出走丝毫没有悔意。小雨是我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当时出走原因是父母经常批评她,对她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干涉其上网,逼其参加英语和数学补习班……用小雨的话说,她根本就没打算真离开家,“离开家了,我怎么活呀?我到哪上学呀?看不到我妈我也想她呀!我只是想吓吓他们,这样他们就不再逼我了。”
从家里走时小雨已做了周密安排,拿走了她的零用积蓄1000多元钱,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她准备到大连去转转,那里有网友可以接待她。她给父母留下的字条中说自己要去大连闯一闯,让他们看看自己是优秀的。
小雨的父母疯了一样赶到火车站时,已不见小雨身影。在哈站派出所的协助下,他们与当天开往大连的所有列车上的乘警联系,两个小时后,由牡丹江途经哈尔滨开往大连的2052次列车上的乘警回电,小雨找到了。
“我妈在大连火车站见到我时,抱着我大哭,说以后再也不让我受委屈了。”一年之后小雨仍然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这样说。
专家点评 给孩子一个好氛围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朱广雨老师为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当前12到16岁的学生中,对父母的批评持有反感态度的占60%,恨父母想脱离家庭的占48.4%。朱老师认为,父母的家庭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育人”上,给孩子培养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的人格更为重要。在学业上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平和心态对待,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进清华,也不并是只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才能出类拔萃。给孩子一个关系亲密友好、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是不会轻易离家出走的。朱老师指出,父母的威信不能通过威逼孩子建立起来,像小雨的妈妈,把孩子逼走了再找回来,从此便投降了,适得其反,这是家庭教育的败笔。
类型二 冲动出走,无奈求助
如果说小雨的“假走”是经过了准备和“策划”的,那么日前被哈站警方救助的山东少年陈敏(化名)的冲动,却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陈敏是自己走进派出所的,因为他觉得再不求助警方的话他就要“客死他乡”了。哈站警方回忆,那天陈敏走进派出所时已是衣衫褴褛,他说已经两天没吃饭了。陈敏是山东省威海市的一个初中生,出走前他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失手将同学的头打破了。父亲在领同学去医院看病时,留下一句话:“等晚上回家,这事没完!”于是还没等到晚上他就离家了,他想躲过父亲的责罚。从山东来到哈尔滨后,他才发现他原来的“打点零工维持生活”的想法太可笑了,花完了最后一元钱,他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找过几个饭店想当服务员,可人家说他太小,不用他。在一家工地上干了半天的力工,实在坚持不下来了,只混了一顿饭。他想回家连给家人打个电话的钱也没有,他在火车站乞讨还没要到几毛钱,就被另一伙乞丐给撵走了。两天没吃东西的他走进了哈站派出所,求警察叔叔把他送回家。
专家点评 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责任感
朱广雨老师指出,“心理脆弱”是现在独生子女不同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多孩子出走往往因为一句无意的批评,离家出走其实也是一些孩子为逃避惩罚、摆脱责任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小麻烦,就以离家出走摆脱困境;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就觉得没面子,没有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干脆离家出走逃避责任……所以培养坚强的毅力、宽阔的胸怀,增强承受能力和应有的责任感是目前家庭教育的关键,这些目前家教普遍存在的弱点已成为孩子们“离家出走”的诱因。
类型三 影视“指导”,学来容易
师范附小二年级孩子蓉蓉(化名)家长陈女士对记者讲,还在蓉蓉一年级时就曾经从她嘴里说出来“离家出走”这个词。
当时是孩子姑姑和她开玩笑,说如果妈妈再给她生个弟弟或是妹妹她喜不喜欢,当时蓉蓉立即反对,并称如果那样的话她就“离家出走”。那时蓉蓉还不到7岁。孩子无心的一句话,可是让陈女士非常惊恐,追问蓉蓉从哪听说的“离家出走”,孩子回答“电视!”
仔细回想,“离家出走”的内容在新闻、影视剧甚到谈话节目、专题纪录里无处不在,而且镜头的最后往往都是父母爷奶将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痛哭自责:“都是我们不好,以后再也不……了!”。陈女士说,这还用谁来教吗,“离家出走”就能达到自己用其他方法所达不到的目的,这种潜意识已经出现在7岁孩子头脑中,在以后生活中,如果某一个挫败让她困惑,与父母、老师或同学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能都会激活她的这个潜意识……陈女士不敢再往下想。
专家点评 处理孩子出走避免“两极端”12下一页尾页
事实上,除了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家长和身边人的对话、行为等也会左右孩子的思想甚至世界观的形成。在我们呼吁媒体作品尽量净化的同时,依旧要强调的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张大生博士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相当比例的家长都对孩子说过些过火的话———“我没你这样的儿子!”“有能耐你就别在这个家里呆!”“你太让我失望了。”……专家指出,这些话是忌语,家长们不能挂在嘴边。同时对于刚刚找回的孩子也一定要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痛打一顿,另一个就是投降了、怕了,哄着、供着满足孩子一切要求只要他别再走。孩子“取胜”后,“离家出走”就会成为一种威胁手段,稍有不顺他就会想起来用一用。
张大生博士提示家长们,出走的孩子找回来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平平静静地对待,不再和孩子提“出走”的事,至少是短期内回避这个话题。在此期间家长改变自己的不良做法,用行动去解决,要比语言好得多。同时对于没有发生“离家出走”现象的家庭,家长们千万不要“预防”,不要和孩子说什么离家出走的后果呀、危险呀,不跟孩子提这事,不去提醒和刺激他。
心理专家指出,孩子选择了离家出走,就说明他们的心理存在着障碍,心病还要心药医。厌学、压力过大、少沟通、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都是现在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们在无力解决的情况下,不妨求助一下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得到专业的指导
首页上一页12
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男女各不同01-21
有关于让人难忘的青春期性幻想01-21
男女性生活频率是以“合拍”最佳01-21
一中学禁止女教师 穿黑丝袜01-21
心理医生:中学生情窦初开是否儿戏?01-21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提到精子卵子都脸红?01-21
性幻想有助于克服夫妻性心理的焦虑01-21
青春期发育以及性心理都是什么样的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