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带有涉黑性质的抢劫、绑架、走私、拐卖人口、贩毒等严重刑事犯罪团伙逐年在明显增加,这些涉黑犯罪团伙具有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极强的向外渗透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这些涉黑团伙成员中,其中青少年人数为1/3以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青少年是涉黑犯罪的高危人群。为此,笔者就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的成因与预防对策进行简单研究与分析,并供商榷。
一、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成因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预防和矫治青少年涉黑犯罪,关键是预防青少年产生涉黑犯罪心理和矫正青少年已形成的涉黑犯罪心理结构,因此对青少年的涉黑犯罪心理成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1、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影响。家庭结构不完整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失去了家庭温暖,青少年常常会到外面去寻找友谊和温暖而被涉黑组织引诱;有的因家庭破裂,升学和就业无望,内心对社会不满而产生报复心理;有的则因为受到继父母的岐视虐待,离开家庭,流入社会而加入了涉黑组织。
2、家庭教育能力缺乏的影响。现在有的父母只顾个人玩乐,无心顾及对子女的教育;有的父母工作紧张,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有的生活困难,或本身素质太低,无力顾及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胡作非为,有的家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这是子女有能耐、自身有地位的一种表现。还有的父母自身就有某种恶习,甚至教唆子女犯罪。
3、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的缺陷所造成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有的家庭对子女娇惯溺爱,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和性格的形成;有的家庭对子女要求过高,使子女压力过大而产生逆反心里;有的对孩子实行“棍棒教育”,造成同孩子的对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易于形成放纵心理。
(二)学校教育的一些偏差
1、教育内容和思想的偏差。近年来,虽然教育界不停地提倡或追求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中小学教育还是片面地围绕升学率转,教育内容上注重智育,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完善;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成长;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致使青少年对错误的思潮和观念的抵抗力差,特别是一些“双差生”,在升学教育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丧失积极向上动力,从而自暴自弃,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也影响了教育方法的运用。由于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死抠课本,搞题海战术,压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学校对偶犯错误学生处置不当,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的教师则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待学生,使学生反感;还有的教师“势利眼”,处事不公,与学生形成对立。结果一些中小学生产生对教师和学校的不满或憎恨,甚至产生反社会心理而加入涉黑团伙。
3、学校管理的偏差。有些学校管理不善,使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校风。对学生要求不严,学生纪律松弛,教学秩序混乱,不正之风盛行,学生极易受恶习感染而滋生犯罪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家穷无钱读书或有部分学生及家长则认为读书费钱,羡慕打工挣钱,导致学生流失率有所增长,而往往这些被流失的学生,又极容易被涉黑团伙以小恩小惠而吸收。
(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1、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性和道德观念的动摇,造成少数青少年的贪欲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贬值,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泛滥,使一些青少年把追求寻欢作乐作为人生目标的取向,把追求个人私利作为行为准则的取向,把追求欲望满足作为生活需要的取向。这些观念构成了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思潮。现实中,为了所谓的“自我实现”,挺而走险,以身试法,当个人的行动难以满足自己的贪婪追求时,便结伙成帮,向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发展。
2、文化娱乐和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目前歌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深受青少年的青睐。而有部分电子游戏厅、网吧,为了赢利,散布“黄、黑”文化,不同程度上腐蚀毒害了青少年。同时,一些反映黑社会组织进行暴力、色情活动的不健康的影视片、书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鉴别能力较差的青少年,使他们模仿影视、书刊中的黑社会人物,对“黑老大”的人生准则与生活方式顶礼膜拜,最终走上涉黑犯罪道路。
3、家居环境的不良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欲望是强烈的,而与他们交往密切的除了父母亲属、学校同学外,就是家庭附近的人了。有的惯犯、累犯及其他违法分子,常常利用邻里关系,向青少年灌输封建行帮文化和犯罪意识,腐蚀青少年的思想。在这种不良交往的互动中,犯罪团伙逐步形成了。很多涉黑组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就充分反映出社会家居环境对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二、预防青少年涉黑心理的对策
(一)构筑“三道防线”——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防线
1、重视家庭防线。家庭预防工作要做到:一是宽严相济。家长既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也不能简单粗暴,既要对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高度重视,又要切忌溺爱。二是身体力行。父母要一点一滴为孩子做出好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和影响孩子。三是平等相待。父母要采取平等、尊敬、坦诚的态度,同孩子交朋友,随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2、加强学校防线。各级各类学校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杜绝岐视差生的现象,严格控制流失辍学的学生;学校要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加强法制教育、理想教育,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开展多种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情趣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3、扩大社会环境防线。社会环境方面,要做好社会环境的净化工作,加大“扫黄打黑”工作力度;要对青少年免费或优惠提供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场所与设施,使他们远离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等场所;文化科技部门应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教设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培养对科学的爱好和兴趣;司法机关要认真做好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件,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安宁、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12下一页尾页
(二)坚持一个方针——严厉打击涉黑犯罪活动
1、严惩涉黑犯罪是消退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黑社会犯罪的有力和及时打击,将使许多企图涉黑犯罪的青少年畏法而儆戒,自动消除犯罪心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坚持“严打”方针,保持高压态势对预防和矫正青少年涉黑犯罪心理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2、对涉黑犯罪,要用足用活法律政策,做好拆帮散伙工作。对犯罪团伙,要坚持“首恶必办、协从从轻”的工作政策,对为首分子,依法从重从快严惩;对那些一般参与的团伙成员,充分运用分化瓦解之术分别处理。对从轻发落的,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要做好帮教工作,防止死灰复燃。
(三)树立一种思想——素质教育思想
1、注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开展各种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
2、培养青少年的各种能力。青少年教育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要使青少年从中得到乐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和教师必须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认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流能力等各种能力,促进他们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3、排除青少年的心理困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心理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心理冲突不能得到正确解决,就会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种矛盾,开设心理指导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形成健康的团体心理和个人人格,增强抵制犯罪心理的能力。
(四)强化一个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清除涉黑组织滋生的土壤。
1、将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如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问题、待业青年、流失中小学生的管理问题等,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措施,成立必要的机构,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和协调好,形成合力,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2、加强反腐败力度和基层政权建设,使涉黑分子无可乘之机。上级政府要对乡、镇、街道、居委会的工作加强领导,使这些基层政权组织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联系群众,多为人民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处理各种矛盾时,必须慎重,要以理服人,依法办事,争取民心,不能以恶制恶,激化社会矛盾。同时要加强反腐败工作力度。国家公务员要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与涉黑分子划清界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力度,查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涉黑问题,纯洁公务员队伍,使涉黑分子无可乘之机。因此,打黑必先反腐,必须深挖和严惩涉黑势力的党政机关、司法队伍中的“保护伞”和“黑后台”。
3、加强社会控制。主要调合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整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带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诱惑,对不良青少年进行挽救和控制,从根本上削弱带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社会基础和后备力量;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净化文化环境,进一步消除有关宣传黑社会犯罪文化和各类反动、恐怖、淫秽、谋杀、对抗警方的影视作品和书刊杂志,消除滋生黑社会性质犯罪思想文化的污泥浊水;加强反黑宣传,开展全面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教育控制体系,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确立法治观念与公民意识,培养人对法律的信仰并树立国家权力(特别是基层权力)的权威等等。
首页上一页12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密切关注01-20
你会选择与陌生人做爱吗01-20
青春期 孩子性问题触目惊心01-20
不成熟心理,爱容易出错!01-20
中国性教育的缺陷 让女人受尽伤害01-20
大学生性行为心态录!01-20
家长的“性禁锢”会导致孩子性犯罪01-20
年轻人青春期的性心理!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