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洁并非“好女不嫁二夫”,而是爱情与性行为的统一
成都有7位在校大学女生最近集体签订了一份《青春无瑕同盟协议》,说是要"享受爱情的甜蜜……珍爱女性贞性贞操,结婚前不与任何异性发生性关系。"这个协议在网络上被称之为"贞操同盟",并引起是否值得推广的讨论。
她们之所以签订这个盟约,据说主要是为了自我保护。起因是她们学校里有一位师姐,与男友发生关系后怀了孕,可男友不承认孩子是他的,无奈之下这位师姐只好独自借钱偷偷去流产。她们觉得师姐实在是太惨了,为了引以为戒,就签了这个协议。
记得美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所谓"玉女型"影星波姬小丝,也曾经发过类似的誓言要守身如玉--一些好事之徒据此认为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性爱行为上的返朴归真,事后被证明是小题大做了。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日本也有"处女同盟"一类的"组织"或谓"团体"。成都的几个女生的举动在国内或许是首创,在世界上就不是了。
成立"组织"是一件耐人寻味的现象。就当事人来讲,她们是想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帮助自己完成此一艰难的壮举,也方便互相监督。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她们的行为可谓"区隔",就是通过制定界限来凸显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在一个婚前性行为泛滥?quot;贞操赝品"流行的年代,这个协议显然有很明确的"品牌"意味。假如经济学的方法可以被用来分析这个举动,那么,她们可能会使那些"身份未明确化的处女"处于婚恋竞争中的"比较劣势"地位。
七个大学女生的"贞操观"是经典的和传统的。不仅仅在中国,世界上别的国家都流行过相似的"贞操观"。一般认为,强调"贞操"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种族和血统的纯洁",这也不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可能更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历史上就有商人吕不韦偷梁换柱的传言,假如这是真的,那可以算得上是史上最不费力气的"打江山"了。也有人说,男人心目中几乎普遍地?quot;处女情结",因此这其实是一种"本"--这个说法很难被证明,至少,在凤凰《非常男女》的电视节目中,我们看见大量男性,非常"识时务"地调低"贞洁指标",既然他们自己没有守住贞操,那么他们就不能公开地要求对象,这起码可以证明本能并非不能改变。显而易见的是,"贞操观"是男性的,男权社会的,依附男人的。男性几乎不存在真正的贞操问题,而女性则一直有这方面的压力。贞操对女人意味着什么,也是看重贞操的男人不想去搞清楚的。
有几个变化了的条件动摇了传统的"贞操观"。一个是,现代社会的女性大大地推迟了婚姻的年龄,甚至推迟了多达十年以上。要那些身心都早已成熟的男女牺牲情欲的本能冲动,这自然不合人道,而牺牲情欲的一个可能的后果是造成他们对性事的终身厌恶。这意味着维护婚前的贞操不切实际而且也比从前要困难多了。另一个是,本世纪各类避孕药具的发明和使用,颠覆了男强女弱的传统关系,女性婚前性行为的一个最大的风险被显著地降低了。还有一个变化了的条件是,随着女权主义的冒起,女人越来越多低拥有了情欲的支配权,她们不再视性事为繁衍后代的前戏,而更多的相信性爱本身有独立的价值和目的--有些女性就公开地说,这年头,有人以为是男人占便宜,其实谁玩谁还不知道呢。
尽管潮流已经改变,但是,旧的贞操观依然颇有市场。"处女膜修补术"在不少城市生意红火。现在又出现了"贞操同盟"这样的协议团体。这些都证明女性仍然面临着压力,作为贞操之物化证据的处女膜在部分男性的心目中仍然有重要的价值--一种可以称之为"处女膜拜物教"的心理无疑是存在的。粗粗看上去,签订协议的女生是为了保护自己,但实际上还是基于处女膜价值的考虑,因此,她们的行为动机还是取悦和顺从作为主导者的男性。
已经有人很正确地指出了"守卫贞操"是个人的自由,但这应该不妨碍我们探讨一些可能是比较合理的观念--比如说,真正应该谴责的不是性,而是无爱之性和以性为交易;贞洁并非"好女不嫁二夫",而应该是爱情与性行为的统一;爱情是可以变化的,因此性爱的对象不应该只是唯一的;性是人生的价值之一,因此人有权力满足它,并且也有权力尝试那些较能满足彼此需要的方式;处女的身体并不是对婚姻或者对象的奖励,奖励只能是自己愿意满足对方的需要;青春之无瑕应该是在必要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如此等等。基于这样一些思考,我相信"贞操同盟"不具备被推广的可能性。
中国女人在房事的发展历程01-19
中国性文化的敏感性01-19
青年男女婚前应该有性行为吗?01-19
女人也需要壮阳,你造吗?01-19
具备五要素的夫妻生活很幸福01-19
男人最爱什么样的身材01-19
古代皇后娘娘的婚前检查01-19
盘点哪种男人出轨最受少妇亲睐01-19